《西方美学范畴史》(三卷本)

发布者:发布时间:2009-10-13浏览次数:841

《西方美学范畴史》(三卷本)

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复旦大学 朱立元主编

中国文学三等奖

 

本书是2001年批准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批准号:01BZW011)的最终成果。全书共200万字,是迄今为止这一领域规模最大、最系统、最完整的一部著作。

该书篇章结构和基本观点:

从审美活动和美学学科两个基点出发来选择和安排各卷的范畴系统,全书共三卷,第一卷主要分析、梳理存在、自然、自由、实践、感性、理性、经验、语言等八个对于美学的学理展开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基础性哲学范畴,通过对它们的历史勾勒,回答了哲学范畴如何进入美学、如何影响和塑造美学的学科品格的问题。第二卷主要研究、梳理了艺术、美、形式、情感、趣味、和谐、游戏、审美教育等八个构成美学学科系统的主干范畴,它们涵盖了审美活动的主要方面和根本特性。第三卷则着重研究、梳理了再现、表现与呈现,优美,崇高,悲剧与悲剧性,喜剧与喜剧性,古典与浪漫,象征,丑,荒诞,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等十个(组)具体审美范畴的历史演变,它们是审美活动在微观层面上的具体展现,是在审美的历史实践中逐渐生成并积淀为相对稳定的诸审美形态、艺术风格和范式及其分类与规定。通过这样的结构形式,从形而上的本源到形而下的具体形态,审美活动的各个方面都通过范畴自身的演进和内在逻辑关联得到了彰显,从而将全书三卷涉及到的二十六个(组)范畴架构成了一个以审美活动为中心、以范畴自身的内在学理联系为血脉的完整结构,较充分地体现和较深刻地揭示西方美学历史发展在逻辑层面的内在脉络和演进规律,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价值。

该书的创新之点主要有:

(一)有填补空白的意义,本书是迄今为止国内外首部比较系统、完整、全面的西方美学范畴史著作。

(二)各卷范畴的提炼、选择和总体安排上,把审美活动看作美学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和逻辑起点,有创意。

(三)在方法论上坚持了逻辑与历史统一的原则,以逻辑引领历史,以历史贯穿逻辑。

(四)比较充分地突出了范畴“史”的特点。本书始终紧紧扣住“史”来组织全书的布局和写作,对每个范畴的叙述都把重点放在历史的梳理和勾勒上;还注意揭示每个范畴历史发展的思想史、哲学史的背景,增强历史感。

(五)注意搜集、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尤其是大量当代西方哲学、美学新资料的发掘和运用,使得本书更有新意。

学术和社会影响:本书出版后不久,就受到学界的关注和好评。《文汇读书周报》、《中华读书报》、《社会科学报》等多种报刊发表了多篇文章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该书还先后获得了多项奖励:2006年第八届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二等奖;2007年,首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提名奖第一名;2007年,入选新闻出版总署首届“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