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对话”2021年第16期 从“妙艺”到“术画”——唐宋 时期图像感通观念的转变 简报

发布者:左昌柱发布时间:2021-05-06浏览次数:595

2021421日,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邓菲教授以《从“妙艺”到“术画”——唐宋 时期图像感通观念的转变》为题,在光华西主楼1801进行了本学期的第4场报告。本次报告为2021年“复旦大学人文社科跨学科对话-中古中国—知识—信仰—制度”系列的第4场讲座。来自历史学系、中国语言文学系、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等数位专家以及历史学系、中国语言文学系的部分研究生参与了讨论。

邓菲教授的报告从画史文献出发,对唐宋之间图像感通观念的变化做了细致考察。从魏晋至盛唐,人们在称赞某位画师的画作时,经常会提到画作栩栩如生、真假难辨,逼真的图像不仅消除了真实与虚幻之间的界限,还使得图像变成了被描绘的主体,成为所谓的“神画”。然而,到了五代、北宋时期,人们对于画作的品评发生了变化,神画之说在画史中不再盛行,感通神灵被视为与绘画无关的幻术。“画杀夺真”,画得越真实越有可能带来危险,图像禁忌的观念开始流行。这一观念的转变与唐宋之际社会、思想、文化变迁紧密相关。

邓菲教授报告结束后,与会的诸位老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仇鹿鸣教授认为邓菲教授的报告虽然没有使用图像,只利用了文献,但依然有非常多的理论思考,讨论也很精彩。对于感通观念的变化,仇鹿鸣教授认为可能与民间的禁忌观念有关,绘画或许只是这一禁忌的一个载体而已,除去艺术的面向,其他材料可能也有类似变化。唐宋间绘画观念的转变,到底是普遍观念投射到艺术品上,还是艺术品本身的转变,可能还需要进一步思考。对于文中引用的材料,仇鹿鸣教授认为《历代名画记》在时人看来也只是笔记,而非今人认为的画论,与《夷坚志》等材料并无太大的区别,二者之间并无明显区分,而是具有很强的延续性。

唐雯教授认为绘画观念的转变这一线索应该是可以成立的,但有些问题可能还需要进一步深究。例如,画作能摄人魂魄的观念最早到什么时候?民间信仰是否对这一转变有影响?如果能进一步扩大材料,例如寻找一些文人对书画的评论,可能更好一些。

马孟龙副教授也对这一问题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马孟龙副教授认为对中国古代画作的评价可能一直都是有两条线的,一条是强调画得好,画得像;另一条是强调神似。清朝时期的雍正、乾隆都绘制了大量的画像,晚清的慈禧、李鸿章等人也拍摄了大量照片,这说明一直都有人追求栩栩如生,是否有可能上层精英人士一直都是追求画得像,民间底层人士则追求神似明清画像题跋上也有一些品评画作的,也值得进一步注意。

祁姿妤讲师赞同,仇鹿鸣教授的观点,即材料是被后人所定义的,《历代名画记》也可以视为笔记小说一类。

张小艳教授则认为从写真到写意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需要进一步探究。

7:30,在经过热烈的讨论后,本场报告在掌声中落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