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字构形学》
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复旦大学 刘钊
语言学二等奖
《古文字构形学》是研究探讨古文字构形学的专著。古文字构形学是指研究古文字产生、构成及发展演变的学问。本书分十四章:1、绪论;2、甲骨文中的“倒书”;3甲骨文构形的分析;4、早期铜器铭文的构形特点;5、西周金文中“声符”的类型;6、古文字中的“类化”;7、古文字中的“变形音化”;8、古文字中的“简省分化”;9、古文字中的“一字分化”;10、古文字中的“讹混”;11、古文字中形近易混形体的区别形式;12、古文字基本构形构成演变谱系举例;13、秦汉篆隶资料在古文字构形研究中的重要性;14、谈古文字考试方法;15、古文字考试举例;16、古文字构形演变条例。
本书最早提出了“古文字构形学”的概念,第一次全面研究了诸如“饰笔”、“变形音化”、“讹混”、“形近形体的区别形式”等许多古文字构成演变现象,最先将考古学中的“谱系”概念用于古文字构形的分析,提出了考释分析文字要具备“古文字发展演变的动态眼光”等主张。
古文字构形学是古文字研究的基础理论,它不仅有古文字学上的理论意义,同时也具有指导分析考释古文字的实践意义。本书第十五章“古文字考释”部分是一个重点,该章考释了一百个古文字中的疑难形体,具有相当高的难度。这些考释都论证严密,结论可靠。其中绝大部分考释结论已被学术界接受,并被各种论著、大型的字典辞典所引用。考释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理论和方法亦已被学术界广泛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