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4日,复旦大学人文社科跨学科对话第18期“多学科解构隋唐长安城”在复旦大学智库楼举行。本次会议由复旦大学文科科研处主办,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文少卿副研究员以“多学科结构隋唐长安城”为主题,分别邀请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李明教授、复旦大学历史系仇鹿鸣教授、中国语言文学系李猛讲师、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石鼎副教授、祁姿妤讲师、生膨菲副研究员、张萌副研究员等八位专家学者及硕士生、博士生,进行了多学科全面交流。
会议从文少卿副研究员介绍的篇名为《Ancient Rome A genetic crossroads of Europe and the Mediterranean》(古罗马:欧洲与地中海遗传上的十字路口)的论文展开讨论。
该论文的作者对罗马城周边29个考古遗迹中的127个个体进行了基因测序,发现在罗马建城以前,意大利中部就已经是移民聚集的区域了,测序时间跨度大概从中石器时代(公元前10000年-6000年),到新石器时代(公元前6000-3500年),到红铜时代(公元前3500年-2300年),到青铜时代(公元前2300年-900年),到铁器时代罗马共和国时代(公元前900年-公元27年),到罗马帝国时代(公元27年-300年),到古典时代晚期(公元300年-700年),到中世纪与近代早期(公元700年-1800年),一直到近现代。通过对不同时期罗马城的人群混合分析,发现罗马城建立之前就有了一定的基因融合,随着罗马城的不断发展和扩张,移民的集聚等,从更加速了罗马城的人群混合。到了近现代的时候,罗马城的人群就变成了就有两种,一种是欧洲成分,一种是地中海成分,所以该文章总结古罗马是欧洲与地中海遗传上的十字路口。
通过文少卿副研究员对《Ancient Rome A genetic crossroads of Europe and the Mediterranean》这篇文章的分析,对与会人员解构三到九世纪的隋唐长安城产生了重要启发。
隋唐长安城是中国古代的国际化大都市,而在隋唐时期长安城各个街坊人群的融合情况则是一个十分值得研究的问题。
随后李明教授根据对陕西考古遗址的研究发掘经验,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分析方法和建议;
仇鹿鸣教授从历史系角度提出了对基因手段解构长安城的一些建议和史料分析。
石鼎副教授从建筑学角度对隋唐长安城的城市规划的格局、建筑结构、建筑风格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而当时大明宫的建设体量是目前紫禁城建设体量的数十倍,是当时唐朝的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对日本等亚洲国家的宫殿建筑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随后,李猛讲师介绍了唐代两京寺观的佛道画。在《唐六典》中记载隋唐时期,两京寺观大约有一千六百八十七所,寺观成为佛道画收藏的主要机构,对寺僧、信众开放。随着隋唐经济贸易的发展,佛道画成为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载体,成为隋唐长安城研究的一项重要资料。
最后,李明教授对近年来长安城的考古发掘情况进行了概括性介绍,为隋唐长安城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考古材料支撑;张萌青年副研究员从考古学理论角度分析了隋唐长安城的街坊布局,及当时产生这种管理模式的社会基础;生膨菲副研究员从植物考古学角度,分析了隋唐长安城不同阶层居民的生活饮食习惯,刻画出鲜活的隋唐长安居民。
祁姿妤讲师从美术学角度对隋唐时期长安城的壁画艺术进行了分析,展示了隋唐时期辉煌灿烂的艺术成就;仇鹿鸣教授从历史系角度为隋唐长安城的研究进行了史料论证分析,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史料支持。通过各位专家从不同研究角度解构隋唐长安城的人群融合、建筑、艺术风格、民俗文化等,在座师生认识到一个多元、立体的隋唐长安城。
此次跨学科研讨会为隋唐长安城及隋唐文化未来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和新思路,使与会师生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