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对话”第23期 树影里的拓跋华化 简报

发布者:左昌柱发布时间:2021-11-22浏览次数:2025

 20211117日,复旦大学历史学系黄桢老师以《树影里的拓跋华化》为题,在光华楼西主楼1801举行了第23期复旦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对话”讲座,来自历史学系、中国语言文学系的仇鹿鸣、温海清、唐雯、李猛以及历史学系、中文系的部分研究生参与了讨论。

 北魏的汉化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此次讲座,黄桢青年副研究员循着环境史的研究理路,从北魏三个历史阶段的人树互动出发,系统考察了拓拔部的汉化进程。草原游牧民族与山林一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草原可以放牧,却无法供应游牧部族必需的木材资源,许多物品,例如弓矢、车舆、穹庐等都离不开山林中的树木,树也因此在拓拔部落中留下了诸多神话。拓拔部迁都平城后,进入华北,接触到了华北地区常见的桑、枣树。桑树背后是蚕丝纺织业,拓跋统治阶级对丝织品极为喜爱。拓拔部南下后,还接触到了枣、李、梨、杏等各类水果,已开始频繁利用各类菜果。迁都洛阳后,拓拔部接触到了中原的梧桐和竹,梧桐与竹成为了拓跋统治者效仿华夏君主仪范的重要见证者。

 黄桢青年副研究员讲完后,与会老师们围绕相关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仇鹿鸣教授认为这篇论文很有巧思,视角独特。但由于材料有限,所以看起来前后文的衔接不是那么紧密。肉食和毛皮恐怕不能算是山林赠予的,文中的相关表达还需要斟酌。另外,或许还可以进一步参考人类学的相关研究,看看人类学家是如何论述森林与游牧人群关系的。

 温海清副教授认为南西伯利亚的游牧民对游牧人群有着很深的影响,可以再加以注意。文中提到的奶酪、谷、菜果是文化复合色彩的反映,不太严谨,蒙古人就有丰富的取食途径。唐雯老师认为桑、枣的部分也不能说是汉化,而更应该理解为是因地制宜,或许可以考察下拓拔部原来能接触到些什么树木,到了汉地,又能接触到什么树木。

  李猛讲师从自身生活经验出发,认为榆树在北方树木中长得并不算快,均田制种植榆树主要是为了吃,桑椹可以解渴,但不能填饱肚子。其他老师也围绕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17:30,在经过热烈的讨论后,本次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