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6日下午,主题为“高水平对外开放与自由贸易港建设”的第三期复旦大学人文社科「跨学科对话」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举行。本次「跨学科对话」圆桌会议由复旦大学文科科研处主办,复旦大学上海自贸区综合研究院承办。来自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国际问题研究院、国务学院、“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社政学院的专家学者与海南省国资委、上海发改委、上海市社科院的领导专家参加了对话活动。
本次「跨学科对话」圆桌会议聚焦高水平对外开放与自由贸易港建设,探讨国内外经济发展格局、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及海南自贸港制度政策等。复旦大学副校长陈志敏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辞。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上海自贸区综合研究院院长张军教授作引导发言。会议由复旦大学上海自贸区综合研究院院长助理卢华主持。
复旦大学陈志敏副校长指出,学校一直致力于系统推进人文社科的跨学科对话和融合创新研究。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发展目标的建议,中国将进一步推进新发展格局的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届进博会致辞中提出把中国市场建设成为一个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在这个宏大背景的议题下,本期跨学科对话聚焦高水平对外开放与自由贸易港建设,意义重大,希望各界专家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不断推进融合创新研究。
海南省国资委马咏华主任通过线上连线的方式参加了跨学科对话。他提出海南自贸港建设是党中央着眼于国内与国际两个大局,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做出的一个重大的战略决策。马主任提出,自贸港和自贸区的差别在于自由度。他详细介绍了海南自贸港的六大制度,第一是投资自由制度、第二是贸易自由制度、第三是资金自由制度、第四是人员自由进出制度、第五是货物进出自由制度、第六是跨境数据安全有流动制度。
上海市发改委自贸区建设推进处赵宇刚处长提出了在自贸实验区的推进建设或者布局从雁阵模式向齐头并进模式转变的过程中,上海自贸试验区如何继续保持先发优势的思考。他认为自贸试验区具备小范围、深层次与可复制的特点,而自贸港的特点是测试成本更小、开放力度更大以及制度收获更大。他还提出了对制度创新的调法问题、自贸港如何对标国际最高标准等问题的思考。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委会政策研究局常务副局长郑海鳌在发言中提出,自贸港可以在新发展格局下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需要解决几大问题。第一,如何处理好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关系;第二,需要起到缩减中国服务贸易逆差的作用;第三,如何使制度创新促进“双循环”;第四,如何真正推动全产业、全流程的开放;第五,怎么兼顾风险底线,同时解决营商便利的问题。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郑继永教授介绍了韩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经验和做法,介绍了韩国加入CPTPP以及与美国签署新美韩FTA的情况,同时提出了对美国大选后中美关系和中韩关系的展望。
上海市社科院彭羽副研究员介绍了国际数字贸易发展的情况,介绍了国际数字贸易规则建设的最新进展和特点,同时对中国自贸区和自贸港的数字经济、数字贸易以及相关的规则建设提出了建议。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宋国友教授分析了如果拜登就任下一任美国总统,美国的对外政策、国际经贸政策、对华政策将发生的变化。他也从国际地缘政治的视角分析了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意义和路径。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丁纯教授介绍了近期欧盟牵头的国际投资贸易协定的最新发展和特点,提出中国的高水平对外开放也需要重视欧盟提出的重点领域和重点议题。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访问学者罗秦介绍了国际税收的发展趋势,对海南自贸港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税收制度提出了建议。
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张晓通研究员分享了参与国际经贸谈判决策咨询的心得,提出自贸港和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要对接国家的制度型开放大局。
复旦大学上海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尹晨秘书长提出,上海自贸试验区要保持先发优势,可以前瞻性研究新的国际国内发展格局,在一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领域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同时结合“双循环”重要连接点的战略定位,加快培育国际化的、连接内外、具有要素配置能力的市场主体并为之提供“母港”服务。
跨学科对话持续了三个多小时,参会的专家学者和师生直入主题、畅所欲言,充分体现了交叉和融合、前沿和引领、激荡和碰撞、求同和存异、开放和包容的“复旦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