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在写作:1949——1976》

发布者:发布时间:2009-10-13浏览次数:776

《潜在写作:1949——1976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复旦大学      刘志荣  

中国文学二等奖

 

本书是第一部完整探讨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的潜在写作的专著,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架构和现象梳理。

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被边缘化的文学路向的延续”,以沈从文、无名氏、穆旦为个案,讨论5070年代在公开层面消失的一些文学和文化传统在潜在写作中的延伸;第二部分:“从现实战斗精神到现代反抗意识”,以胡风冤案涉及的诗人和作家(胡风、绿原、牛汉、彭燕郊、曾卓、张中晓)为个案,讨论被异端化的左翼精神在潜在写作中的演变;第三部分:“民间意识、文人心态与文学精神”,以聂绀弩、昌耀、唐湜、蔡其矫、丰子恺、朱东润的潜在写作为例,讨论潜在写作中表现出来的不同于当时公开文学中的知识分子与民间结合的另一种向度;第四部分:“‘共名’时代的个人觉醒”,则以“文革”时代灰娃、黄翔、食指、白洋淀三诗人(根子、多多、芒克)、北岛为个案,探讨在一个一体化的时代,个人性话语是怎样出现的。

在文学史脉络的勾划上,本书打破了以往研究只注重当时公开发表的文学作品这一局限,挖掘探讨当时不为发表也不可能公开发表的潜在写作,从其中钩沉文学传统和知识分子精神在时代深处的延续和演变,指出在一个一体化的时代,文学和知识分子精神仍然有其多元性的遗存,并上钩下联,探讨潜在写作与现代文学和新时期文学的关系,以把握文学史的深层脉络。 本书研究的问题十分复杂,涉及的方面颇为广泛,而已有的成果非常薄弱,论述时期也颇为狭窄;理论方面的探讨也较为欠缺,很多问题需要从头探讨。本书以时代文学的多层次性为探讨基础,以潜在写作概念为突破口,以个案分析为基本的阐释方法。在具体研究中,则坚持“论从史出”,一切以材料为依归。在个案探讨的基础上,以材料集中性和相近性为原则,把全书涉及的庞杂的潜在写作资料纳入上述四个大的部分进行讨论,以呈现此一时期中国潜在写作现象的复杂性并探讨其规律。

本书对上世纪5070年代潜在写作的全面研究,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界对于当代文学史的理解。在具体个案的研究上,如沈从文对文学的理解及对文学精神的坚持、无名氏小说对现代焦虑的超越及纠缠、穆旦诗歌中的循环论思想、胡风等人从现实战斗精神向现代反抗意识的发展、唐湜等人诗中体现出的民间意识与文人精神的融合、对民间的生活世界的强调、“文革”时代的潜在写作中个人性话语如何作为对时代共名的对抗与翻转出现的……等等,都有独到之处。很多观点是学界首次提出。

本书探讨的“潜在写作”问题,在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领域,是一个前沿性的问题。本书的研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改变了以往中国当代文学史描述的这一时期文学的图像,为以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也为以后的文学史编写提供了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