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新著》(三卷本)

发布者:发布时间:2009-10-13浏览次数:1379

《中国文学史新著》(三卷本)

复旦大学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总社2007年版

复旦大学  章培恒、骆玉明主编

中国文学二等奖

 

一、篇章结构、基本观点:该书卷首为《导论》,阐述撰者编写文学史的基本原则,即文学的发展既与人性的发展相适应并受人性发展的制约,又是文学形式的演变结果。全书共分九编:第一编为“上古文学”;二至四编为“中世文学”,其中分为发轫、拓展、分化三期;五至九编为“近世文学”,中分萌生、受挫、复兴、徘徊、嬗变五期。上古文学是奴隶社会及其以前的文学,奠定了我国文学的最初面貌。中世文学是封建社会前期的文学。其前两个阶段是创始、上升时期,文学由自发进到了自觉,在创作思想和实践上都取得重大成就,并在继承上古文学的同时,通过不断创新使文学脱离了上古文学的朴素状态,开辟了通向广阔空间并在表现感情上日益深入、细致和复杂;其后一阶段出现明显的分化倾向,一种倾向是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并终于导致了文学的新境界——近世文学;另一种则是企图否定拓展期中南朝文学以来的新成就,使文学回到政治、伦理的附庸地位。但分化的结果是前一种倾向占据了优势。近世文学是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学,在工商业经济有了新的发展的情况下,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由产生而逐渐壮大,市民队伍与思想日渐扩大,文学上注重个体,追求个人的自由、权利和幸福的特色日益显露出来,并在文学领域中的作用逐渐扩大,俗文学较之雅文学的优势及其对雅文学的影响成为不可遏制的趋势。虽然这一时期文学的发展较其前远为艰难与曲折,以致经历了漫长的“受挫”和“徘徊”的阶段,并预示了下一阶段的现代文学行进的艰苦,但终于为现代文学的产生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基础。

二、主要创新和学术价值:大致表现在五个方面:1、将人性的发展及其在文学中的具体表现——感情的内涵、深度、丰富性和矛盾冲突——与文学的形式作为考察文学演进的两条主线,并使之彼此结合,相互渗透,从而为较清晰地探索和揭示中国文学发展的内在脉络提供了可能。2、将中国文学分为上古、中世、近世三期是以前部分中国文学史著作所曾使用过的方法,但如此书将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和各个时期文学自身发展的特点结合起来作为分期的依据,并在中世、近世文学中根据文学自身发展的状态予以相应的分期,使中世、近世文学的丰富、复杂的过程得以清晰展示,则是以前的文学史著作中所未出现过的。3、不仅在总体上显示了中国文学发展的前进趋势,同时又揭示其在具体阶段的倒退、挣扎、徘徊、反复以及在同一阶段内部的分化、矛盾,使中国文学发展过程呈现出真切、生动的形态,这也是此书前所未有的特色。4、初步显示出上古至19世纪末的中国文学发展过程和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之间的具体联系,初步改变了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各自为政的局面。5、对许多具体作家、作品或文学现象采取了新的视角来加以阐释或解读,也正因此,此书在对中国文学的许多具体过程的描述中也多有创新的所在。

三、学术影响:由于此书的上述特点,在出版后不但受到了多位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著名专家的高度评价(如罗宗强、陈洪、王水照、陈大康、吴承学、廖可斌等教授皆加以赞扬),而且也受到了许多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著名专家的重视,如严加炎、吴福辉、范伯群等教授都多所推许,丁帆、陈思和教授还专门撰写书评,以肯定此书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