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村:华西村转型经济中的后集体主义≫

发布者:发布时间:2009-10-13浏览次数:1644

≪中国第一村:华西村转型经济中的后集体主义≫

牛津大学出版社(香港) 2006年版

复旦大学    周怡

社会学三等奖

 

篇章结构 

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分为七章:

第一章即导言,主述本研究提出的后集体主义理论概念和理论研究框架,附以研究意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的简单介绍。

第二章是理论文献回顾,主旨是为研究确定一个理论比照的路径。通过回顾经典的社会类型理论、现代的市场转型理论和较为热点的理性选择理论,确立本研究的“三个叙述框架”,即为研究确定理论思路。

从第三章起研究进入实证。首先是对村庄概况和历史的事实描述;接着分析村庄族群荣誉的获得过程――由贫困迈向先进的过程;最后对村庄农业向工业的转变过程作了素描。

第四章着重讨论村庄的分化及分化后的整合。由两部分内容构成:(1)工业进村之后的村庄结构分化和阶层分化;(2)分化后的村庄共同体认同。

第五章用村庄的制度环境:惯习和村规民约,解释为什么高度分化之后村庄层面的整合或团结依旧维持的问题。首先从集体消费、频繁的内部工作流动和闲暇时间的控制三个村庄惯习入手,讨论来自农业集体期已经制度化了的惯习对现时分化的抑制作用;然后,在对比“村规民约”的基础上,看村庄制度的变迁以及村庄制度对村民的激励\约束作用。

第六章通过权力、利益和秩序的分析,引入对村庄家族政治的讨论。文章采用较为详实的田野数据,叙述了村集体政权逐步被家族成员取代的全过程及其泛家族控制的权威整合现状。

结论部分,在总结村庄后集体主义的“一个逻辑起点和三大特征”基础上, 以中国转型经济为背景, 讨论了后集体主义的社会历史意义。

基本观点 

一个公认的社会主义集体村庄,经历转型经济的磨砺之后,见证了一个“后集体主义”的社区形态。围绕这一基本论点,该研究讨论村庄急剧分化后的整合逻辑。讨论的结果简括为后集体主义的“一个逻辑起点和三大特征”。后集体主义的逻辑起点是:农-工转型的依附关系构成村庄集体工业秩序(整合)的基础后集体主义的三大特征是:(1)工业进村后,社区的结构分化和阶层分化如是展开,但这些功能的、权力使然的分化并没有动撼村庄共同体整合的基础,村庄人共享的价值及行为认同并未层化;(2)作为乡村惯习的集体消费、频繁的村内流动和闲暇时间的控制,作为村庄制度的“村规民约”,在制约个体自由和分化的同时,营造了村集体过度整合的紧张;(3)随村庄自治空间扩大,随村庄权威从一种法理向传统向功利权威的过渡,家族精英实现了对村集体政权的取代。

主要创新与学术价值 

体现在三方面:1)选题意义上的创新与价值。与诸多社会学著作关注转型期种种变迁因素造成结构分化、分层和流动等社会离散现象不同,本研究着重团结、整合等社会融合议题。该议题的实践意义在于它关注了一个“社会和谐”的命题。(2)理论意义上的创新与价值在概念上,本研究在对华西村个案的描述分析中提出的“后集体主义”发展道路,对人们理解中国转型期的社会变革、理解毛时代和后毛时代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连续性,具有积极的建设性意义。在学理上,后集体主义的理论思考,更像一个透过村庄现实对当代中国社会某个侧面特征的隐喻,这个侧面,就是分化之后的社会整合逻辑。这是一个富于社会学想象力的启发性概念。理论框架上,本研究在两大转型理论的综述、借鉴和对话基础上,也在较为翔实的田野资料支撑下,建构起的研究框架为社区整合研究提供了一个社会学的理论诠释。(3)方法上的规范\创新和价值。方法上采取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从资料的收集、参与性观察到深入的个案访谈,再作必要的问卷调查,将这些方法统集在一本著述里,用一种训练有素而颇显规范的写作思路作研究的铺陈,是此成果提供给学生或研究人员的一个有价值的学术范本。

学术影响或社会效益

该书出版以来(1)由牛津大学出版社知,当年就第二次重印,在大华人学术圈属于销量大的学术书籍。(2)该书的简体版不久将由北京-上海世纪文库集团年内出版。(3)搜索“书名”知:对该书的书评文章已超10篇。(4)作为研究生课程指定阅读教材的涉及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大学,东海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及复旦大学等。(5)根据“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估中心”提供的查询资料知,该书内容于(2006-07)一年内被CSSCI引用4篇次。这一引用率显然受书籍发行渠道仅为繁体中国区域的局限(书不在国内发行,南大检索也只限国内),也受年限的局限。(6)根据该书内容修改发表的五篇论文具有良好的反响,其中两篇被社会学研究》刊登,一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